460_81px;
健康养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养生>健康养生
小雪养生: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来源(百家号) 作者(乐不归城) 阅读()

小雪节气,雨化为雪,气温开始降到零度以下。

此时要注意防寒进补,来年身体才能健康无忧。

吃好三样

1、吃红肉

冬季阳气潜藏,气血不足,最佳的补品是红肉,也就是瘦肉。

羊肉、牛肉、猪肉,都是很好的选择。

红肉是人体所需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B12的重要来源。

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能直接补充气血,比吃红糖红枣都管用。

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人体抵御寒冷。

另一方面,瘦肉脂肪含量较低,比吃肥肉有益身体健康。

2、吃坚果

冬天人体能量消耗较大,需要补充优质油脂,坚果是最佳选择。

核桃味甘、性温,有补肾安神、润肠通便的作用。

富含人体营养必需的磷脂,能增强大脑功能。

花生物美价廉,有着“长生果”的美誉。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

空腹吃花生,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3、吃红薯

《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

冬天吃块烤红薯,不仅味道香甜,还能温暖双手。

红薯能和血补中,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很有好处。

红薯中的糖蛋白,还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注意不宜多吃,红薯不易消化,吃多了会胀气。

烤红薯、蒸红薯、红薯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因为糖分过高,糖尿病患者不要食用。

喝好三样

1、鲫鱼汤

《本草纲目》中记载:“鲫鱼性温,味甘;

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优质、齐全、易于消化吸收,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

非常适合脾肾阳虚的人,有助于温补肾阳、强壮体质。

民间自古有“冬鲫夏鲇”的说法,冬天正值鲫鱼产卵期。

此时鲫鱼肉肥籽多,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

吃鲫鱼时,煮汤营养效果最佳,若经煎炸则会大打折扣。

2、山药粥

山药是冬季不可多得的养肾美食。

它的粘液具有滋阴补肾、固摄津液的作用。

常吃山药,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兼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山药加上大米煮成粥,用豆浆代替水来熬制。

是宋美龄最爱的养生粥,一喝就胃口大开,活到喝到106岁。

尤其是冬天,降火润燥、滋阴补肾,女同胞一定要尝一尝。

3、醪糟蛋

小雪节气,天气寒冷,吃得多、动得少。

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口欠佳的情况。

醪糟就是酒酿,由大米发酵而成。

清代医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 “酒酿甘温,补气,养血,助运化。”

指的便是醪糟有暖胃驱寒,消食开胃之效。

营养成分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畏寒怕冷的人、腰膝酸软的人,可以试试用醪糟冲鸡蛋,再加两粒沙棘或枸杞。

一碗下肚,胃口大开,温暖由内而外。

做好三样

1、叩齿

小雪时,已呈初冬景象,而寒与肾相应,冬日最易耗伤肾的阳气。

此时的保养宜以抗寒为中心,重在养阳补肾。

肾阳虚的症状表现:夜尿增多、腰膝酸冷;

脾阳虚的症状表现:大便溏薄、食少便溏、胃脘冷痛。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肾气足,牙齿才能健康,否则就会牙疼脱落。

用舌尖顶住上颚,同时轻叩牙齿,重复做50次以上。

叩齿时,口腔内会分泌大量津液。

津液为肾精所化,一定要吞咽下去。

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对身体大有好处。

2、搓脸

《黄帝内经》中写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天受寒,也许不会马上发作,等到来年春天时,才会患发热类疾病。

小雪节气寒潮来袭,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面部,避免冷风刺激。

双手掌心搓热,两手从面部中间轻柔向上。

到前额分开向两侧擦下,一上一下为一次。

如此,搓手反复“干洗脸”三次。

可以调动全身神经系统,有助于抵御冷风的刺激;

刺激手心中的劳宫穴,能够通经活络、祛风止痛,还能保护心脏。

3、揉腹

《黄帝内经》中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

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经常按摩能帮助阳气恢复,锻炼脾胃功能。

有助于消除便秘,加快腹部脂肪的消耗。

按揉前应洗清双手、排空小便。

仰卧在床上,双膝屈曲,全身放松。

围绕神阙穴(肚脐中央),两手叠放在一起,转圈揉动。

转圈的范围由内而外,从肚脐周围逐渐向外延伸。

便秘时,按照顺时针方向揉;腹泻时,按照逆时针方向揉。

正常情况下,顺时针、逆时针各揉50次。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保健效果。

上篇:

下篇: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陇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陇ICP备1800367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