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_81px;
健康养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养生>健康养生
肝胆病健康养生知识
来源(百家号) 作者(专注肿瘤防治) 阅读()

(一)辨证肝病证候有虚、实两类,但以实证为多见。胆病以胆汁排泄失常为主,常见症状有黄疸、口苦等,常见肝胆湿热证。

(二)施护

1.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面色等变化,注意区别阴黄和阳黄,正确判断病情。

(2)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时间、伴随症状以及与气候、饮食、情志、劳倦的关系,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

2.生活起居护理

(1)环境应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寒滞肝脉患者多喜暖,室内温度宜偏高;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及肝阴虚患者多喜凉爽,故室内温度宜适当偏低。

(2)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根据病情指导其做适当的运动。

3.饮食护理 肝胆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慎食油腻食物,忌辛辣刺激及动火之品,戒烟酒。郁怒之时不宜进食,以免气食交阻。同时注意养护脾胃,饮食宜定时定量,软烂适度,多食红枣、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健脾益气之品。

(1)肝血虚者,宜多食补血之品,如动物肝脏、红枣及血肉有情之品。

(2)肝气郁结者,宜多食疏肝理气之品,如佛手、金橘等,常饮玫瑰花茶等。

(3)肝火炽盛者,宜多食清泻肝火之品,如芹菜、茶叶、绿豆等。要防止木火刑金,多食百合、梨等滋养肺阴之品。亦可用决明子煎汤代茶饮,以清肝明目。忌食羊肉、狗肉等生热动火之品。

(4)肝阳上亢者,宜食清肝之品,如芹菜、紫菜等,亦可饮用栀子茶(茶叶30g,栀子30g;加水适量,煎汤取汁,每日1剂,上下午分服),以清肝。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鱼腥等发物。

(5)肝风内动者,宜多食平肝潜阳息风之品,如菊花茶、牡蛎等。热极生风者,可多食清热息风之品,如蚌肉、绿豆等;血虚生风及阴虚动风者,宜多食滋阴养血息风之品,如甲鱼、鸡蛋、红枣莲子粥、枸杞菊花粥等。忌食肥甘滋腻、辛辣之品。

(6)寒凝肝脉者,宜多食温经散寒之品,如小茴香、茴香菜、荔枝核等。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7)肝胆湿热者,多饮水,宜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绿豆、绿豆芽、冬瓜等。

4.用药护理

(1)滋阴养血补肝的汤剂宜文火久煎,空腹时服用。

(2)注意正确煎煮中药,如重镇息风方药中常用龙骨、牡蛎、羚羊角等质地坚硬之药物,应采取先煎的方法。

(3)肝郁脾虚证中药宜温服,恶心呕吐者宜浓煎频服,湿热证者宜凉服。

(4)服用含有大黄成分的中成药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质,尤其关注年老体弱的患者。

(5)皮肤或外阴瘙痒,阴囊湿疹者,可用苦参、马齿苋等煎汤外洗,或龙胆泻肝汤内服、外洗。

5.情志护理

(1)肝为刚脏,性喜舒畅条达,忌抑郁恼怒,故情志护理尤为重要。应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少生气动怒,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2)肝阳上亢者,应注意调摄情志,谨防暴怒而诱发中风。

(3)病情稳定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6.对症护理

(1)情志抑郁者,可用拇指指腹按揉太冲、行间、期门、章门、肝俞等穴位,每穴按揉1~2分钟,每日1次;可以敲打下肢两侧的肝经和胆经,以加强疏肝解郁的作用;亦可用刮痧板在下肢肝经和胆经循行区域刮拭。

(2)寒凝肝脉者,可艾灸神阙穴或隔姜灸3~5壮,或腹灸加督脉灸,或局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粗盐500~1000g加2~3片附子炒热装入布袋,腹部热熨30~60分钟。

上篇:

下篇: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陇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陇ICP备1800367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