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洒青灰,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龙抬头,虫子蚂蚁往外游;炒金豆,理新头,家家户户擦犁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家家户户鞭耕牛……”唱的是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二月二。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养生从头开始
二月二可谓“中国传统理发日”, 民谚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借龙抬头之吉时,孩子“剃喜头”,健康长大,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鸿运当头。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二月二,从梳头开始养生。
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的人,应该坚持梳头,通过梳子刺激头部穴位,可以平肝息风、开窍宁神。
饮食要“减酸增甘”
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 吃油炸糕为“吃龙胆”, 吃麻花为“啃龙骨”,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此外,“二月二吃豆豆”,不少地方当日还有炒豆子、吃豆子习俗。
在这个时节,中医养生讲究“减酸增甘”。
孙思邈《千金食治》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天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开始转盛,就要“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将具有补益、和缓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归入甘味。在春天可多吃些山药、核桃、高粱、黍米、燕麦等,虽然吃着没什么甜味,但也都归入了甘味食物,是补脾的。
江南地区在二月二有吃炒糖糕的习俗,当天的炒糖糕又称“撑腰糕”,以求腰板硬朗,耐得一年辛勤劳作。
防寒保暖少不了
二月二,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此时天气忽冷忽热,遇到倒春寒,最伤的就是极其脆弱的颈椎,所以,颈部护阳尤为重要。
除了保护好颈部之外,也可以艾灸大椎、风池、风府等几个穴位。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多由于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督脉受损,气血滞涩,经络闭阻,或气血不足所致;或体虚感邪导致气血周流不畅。
通过艾灸颈椎,可以使艾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调动经脉功能,调节气机偏盛偏衰,提高脏腑运化能力,起到行气血、调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改善颈椎问题。
踏青出游要注意
二月二又称踏青节,天气晴好的时候大家都纷纷赶往郊外踏青。这时候可要注意了,春季花粉四处弥漫,极易造成花粉过敏,引发皮肤病。所以外出踏青时要做好准备工作,防护眼镜、遮阳伞、口罩、纱巾等准备好。同时,不要随便采摘食用鲜花野草。
春天带来万物的生机和活力,万象更新,作为一年中春天的开端,二月二给我们带来对新生活的期望和向往。让我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尽情感受春天,品味春天,莫要辜负大好春光。
上篇:
下篇: